客服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 k8凯发-k8凯发登录入口
/
/
/
鸡场有效消毒都需要注意什么?

鸡场有效消毒都需要注意什么?-k8凯发

  • 分类:用药指南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6-11
  • 访问量:992

【概要描述】这二十年来,随着饲养模式的进步、饲养设备设施越来越先进,以及饲养管理越来越科学和技术越来越先进,特别是大型养殖企业越来越注重以消毒为中心的生物安全,鸡病这么多年来、尤其是十年来,各种家禽传染病越来越少发生,就是发生也越来越轻。

【概要描述】这二十年来,随着饲养模式的进步、饲养设备设施越来越先进,以及饲养管理越来越科学和技术越来越先进,特别是大型养殖企业越来越注重以消毒为中心的生物安全,鸡病这么多年来、尤其是十年来,各种家禽传染病越来越少发生,就是发生也越来越轻。

  • 分类:用药指南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6-11
  • 访问量:992
详情

这二十年来,随着饲养模式的进步、饲养设备设施越来越先进,以及饲养管理越来越科学和技术越来越先进,特别是大型养殖企业越来越注重以消毒为中心的生物安全,鸡病这么多年来、尤其是十年来,各种家禽传染病越来越少发生,就是发生也越来越轻。

所以,就有人总结说: 消毒越好,养殖用药就会越少。但尽管如此,养鸡户在消毒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这便造成消毒达不到理想效果。这些消毒误区,总结了一下,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消毒不全面

一般情况下对鸡的消毒方法有三种,即带鸡(喷雾)消毒、饮水消毒和环境消毒。

这三种消毒方法可分别切断不同病原的传播途径,相互不能代替。带鸡消毒可杀灭空气中、禽体表、地面及屋顶墙壁等处的病原体,对预防鸡呼吸道疾病很有意义,还具有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防暑降温的作用。

饮水消毒可杀灭鸡饮用水中的病原体并净化肠道,对预防鸡肠道病有意义;环境消毒包括对禽场地面、门口过道及运输车等的消毒。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经常给鸡饮消毒液,鸡就不会得病。

 

这是错误的认识,饮水消毒操作方法科学合理,可减少鸡肠道病的发生,但对呼吸道疾病无预防作用,必须通过带鸡消毒来实现。因此,只有用上述三种方法结合消毒,才能达到消毒目的。

第二,消毒不连续

消毒是一项连续的防病工作,因此时间最好不间断。带鸡消毒和饮水消毒的时间间隔如下。

1、 带鸡消毒 

育雏期一般第3周以后才可带鸡消毒(过早不但影响舍温,而且如果头两周防疫做得不周密,会影响早期防疫),每2~3天消毒1次;育成期宜4~5天消毒1次;产蛋期宜1周消毒1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1次。疫苗接种前后2~3天不可带鸡消毒。

2、 饮水消毒 

育雏期最好第3周以后开始饮水消毒(过早不利于雏鸡肠道菌群平衡的建立,而且影响早期防疫)。一般每周饮1~2次,每次2~3小时即可。防疫前后3天、防疫当天(共7天)及用药时,不可进行饮水消毒。

第三,消毒剂选择不当

1、 消毒液过于单一 

总用一种消毒液容易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同一批鸡应交替使用两种或多种消毒液。应选择不同成分而不是不同商品名的消毒液。市面上销售的消毒液,很多是同药异名。

2、 消毒液无针对性 

不同的消毒液对不同的病原体敏感性是不一样的,一般病毒对含碘、溴和过氧乙酸的消毒液比较敏感,细菌对含双链季铵盐类的消毒液比较敏感。

所以在病毒病多发的季节或鸡生长阶段(如冬春、肉鸡30日龄以后)应多用含碘、含溴的消毒液,而细菌病高发时(如夏季、肉鸡30日龄以前)应多用含双链季铵盐类的消毒液。

第四,忽视影响消毒的因素

1、 温度 

一般情况下,消毒液温度高,消毒效果可加大。实验证明,消毒液温度每提高10℃,杀菌效力增加1倍,但配制消毒液的水温以不超过45℃为好。另外,在熏蒸消毒时,需将舍温提高到20℃以上,才有较好的效果,否则效果不佳。

2、 湿度

很多消毒措施对湿度的要求较高,如熏蒸消毒时需将舍内湿度提高到60%~70%,才有效果;生石灰单独用于消毒是无效的,须洒上水或制成石灰乳等。

3、 污物或残料

灰尘、残料(如蛋白质)等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尤其在进雏前消毒育雏用具时,一定要先清洗再消毒,不能清洗消毒一步完成,否则污物或残料会严重影响消毒效果,使消毒不彻底。

4、 消毒液的浓度和剂量

消毒液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度过高一是浪费,二会腐蚀设备,三还可能对鸡造成危害。

另外,有些消毒药浓度过高反而会使消毒效果下降。

消毒液用量方面,在喷雾消毒时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为宜,太大会导致舍内过湿,用量小又达不到消毒效果。

一般应灵活掌握,在鸡群发病、育雏前期、温暖天气等情况下应适当加大用量,而天气冷、肉鸡育雏后期用量应减少。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