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惠中方案丨鹅传染性浆膜炎的疫病简析和防控措施建议-k8凯发
- 分类:疾病防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8-13
- 访问量:347
【概要描述】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04年,riemer最早报道了鹅发生本病,邝荣禄等在1975年首次提出本病在我国存在,并与1981年证实了本病在广东的存在和流行,目前各地本病流行严重。
【概要描述】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04年,riemer最早报道了鹅发生本病,邝荣禄等在1975年首次提出本病在我国存在,并与1981年证实了本病在广东的存在和流行,目前各地本病流行严重。
- 分类:疾病防疫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8-13
- 访问量:347
鹅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04年,riemer最早报道了鹅发生本病,邝荣禄等在1975年首次提出本病在我国存在,并与1981年证实了本病在广东的存在和流行,目前各地本病流行严重。
流行情况和危害
1.本病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鹅,1周龄以内和7周龄以上相对发病率较低,以2~7周龄的鹅最易感,2~3周龄的鹅发病较严重。
2. 该病在我国许多地区发病明显,流行日趋严重。
3.该病感染率和发病率都很高,有时可达90%以上。
4.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5.常并发大肠杆菌病,造成死亡率增高。
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
该病的潜伏期和病程的长短与菌株的毒力、感染途径、应激等多种因素相关。根据病程时间和患鹅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经过。最急性型在仔鹅群中发病很急,常因受到应激后突然发病,看不到明显症状就很快死亡。急性型发病最为常见,病鹅表现为精神沉郁,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眼鼻流出黏液,眼睑污秽,呈“眼镜鹅”。明显神经症状,运动失调。排黄绿色稀便。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发生成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出现神经症状,发育不良,体态消瘦,多为僵鹅。
病理剖检变化可见全身广泛性纤维素性炎症,出现心包炎、肝脏表面有黄白色纤维蛋白渗出、气囊浑浊,壁增厚,覆有大量的纤维素样或干酪样渗出物。脾脏肿大、瘀血,表面覆有白色或灰白色纤维素样渗出,外观呈大理石状。胸腺、法氏囊明显萎缩。肺脏充血、出血,表面覆有白色或灰白色纤维素样渗出。肾脏充血肿大,实质较脆,手触易脆。个别病例出现输卵管炎,输卵管膨大,管腔内积有黄色纤维素样物质。慢性或亚急性病例可见趾关节、跗关节一侧或两侧肿大,关节腔积液,手触有波动感,剖开可见大量液体流出。
防控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较好的育雏设施,合理的饲养密度。
2.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消毒,建议使用惠洁(1:800~1000倍稀释)和惠氯威(1:200~400倍稀释)交替进行消毒养殖环境。
3.清除地面的尖锐物和铁丝等异物,防止造成鹅脚部受到损伤,预防感染发病。
4.严禁从疫区引进种蛋、雏苗等。
5.定期使用加芪素(100克拌料500斤,连用7天),减少应激因素造成机体免疫力降低而发病。
6. 免疫接种灭活油苗时配合惠诺威(100毫升可供1000千克体重使用)同步注射给药使用,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
7. 发病后,临床用药前,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建议使用下列药物杆特(100克拌料150千克,连用3天);普得康(100克拌料250千克,连用3~4天);红诺(50%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100克拌料400千克,连用5天);新肥素(100克拌料400千克,连用4天)等对该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服务号
k8凯发登录入口的版权所有: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 邮箱: 综合办: 地址 : 洛阳市洛龙区政和路15号